科研平台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省级科研平台

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现有实验室、温室、种子仓库、挂藏室总面积4895平方米,设有品质分析实验室、小孢子培养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实验室配有核磁共振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步入式植物生长箱等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种质资源研究

广泛收集、保存和鉴定春油菜种质资源;通过远缘杂交、种间杂交、理化诱变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创建新型油菜种质资源;研究春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定位春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及QTLs。

2、生物技术辅助育种

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快速创建育种资源和遗传连锁群体;开发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精细定位和克隆;利用开发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定向转移油菜优良性状的相关基因;研究杂种优势分子预测技术,指导杂交组合亲本选配。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

3、杂种优势利用

研究春油菜新型杂种优势利用授粉控制系统、杂种优势利用组配模式等;利用传统杂交技术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建油菜育种亲本资源;研究育种亲本的配合力,配置强优势杂交组合,强优势杂交组合进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新品种配套的制种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并示范推广。

二、科研队伍情况

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4人,有博士学历10人、硕士3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农业部岗位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4人、入选青海省"千人计划"3人、“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1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团队1个。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14人。

学术带头人:杜德志,男,196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硕士学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青海省委主委、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成员、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春油菜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863、973、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子课题)20余项。主持培育出“青杂”系列春油菜杂交种18个,其中国家审定(登记)品种14个,在国内外累计推广1亿亩,种植区累计增收近100亿元,使我国北方春油菜区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推广区春油菜平均亩产提高了50公斤左右。2013年,“青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开始走出国门,目前青杂5号在蒙古国最大年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是我国在国外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油菜品种。近几年,“青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等春油菜区年推广面积占这些省区甘蓝型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每年使农民增收5亿元左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2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发表的论文获得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3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工作重大贡献奖、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杰出人才、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和奖励。

三、科研成果

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近二十年,共培育了油菜品种28个,其中白菜型常规品种6个、甘蓝型常规品种3个、双低油菜杂交种19个。育成的青油241、青油14号、青杂1号、青杂2号曾经是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使整个春油菜区进行了3次品种更换,油菜平均亩产增加了50公斤左右,品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双高变为双低。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是目前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在我国春油菜区和国外(蒙古国)年推广面积近300万亩,2011年在青海省大面积示范创造了我国油菜单产历史最高纪录450.45公斤/亩;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青杂3号、青杂4号和青杂7号替代了青海、甘肃海拔2750-3000米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平均单产提高了35%左右,使我国甘蓝型春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双低甘蓝型春油菜的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

近二十年获得省部级奖项1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农业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16篇。